<th id="v9igy"></th>
          <span id="v9igy"></span>
        1. <tbody id="v9igy"></tbody>
          1. <tbody id="v9igy"></tbody>
            72歲奶奶用布縫制山東特產!看博覽會中華手造大集實力“出圈”
            2022-09-18 20:13
            2022 09/18 20:13
            來源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魏俊怡 通訊員 曹夢佳 濟南報道

              9月15-19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進入博覽會第三天,現場迎來不少熱情市民,1號館中華手造大集的各大展位也紛紛亮出“珍寶”,吸引游客駐足。

              據悉,本屆博覽會打造翡翠、和田玉等玉石珠寶專業交流品鑒平臺,以新疆魁玉堂、“WINZA彣莎”珠寶為代表的優秀玉石珠寶品牌集中亮相,吸引觀眾前來品鑒?!癢INZA彣莎”珠寶是濟南本土品牌,設計師團隊通過設計,為每一件作品都注入了高貴和典雅,這次參加中國國際文旅博覽會,WINZA不僅帶來了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還將向參觀者講述巴基斯坦珠寶文化家族的工匠精神。

              此外,展會還專門設置了珠寶玉石鑒定處,供觀眾免費鑒定、交流品鑒。來自福建的圳福門石雕產品暢銷全國,甚至遠銷日本、韓國等國家,此次來到展會,圳福門帶來了壽山石擺件、印章、手件、掛件等。

              有一種寶石,色澤如星空般深邃沉穩,獨具奇異華彩而不落俗套,質地如金似玉,這便是青金石。近年來,阿富汗對礦產資源限制開采,加之青金石的不可再生屬性,使其彌足珍貴,現存的老礦料青金石數量更是極其有限,此次展會上,阿富汗老礦青金石也來到了現場。

              記者了解到,本屆展會上,還特別打造了茶文化紫砂專區,匯集宋亞萍、應惠芳等一批來自江蘇宜興的優秀陶藝師參展。作品以正宗紫砂泥料為原料,作品器型豐富、工藝精美,為博覽會平添一份不一樣的文化韻味。被稱為“世界藝林一絕”的南陽烙畫也來到了展會現場。南陽烙畫于2021年被成功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陽烙畫市級代表性傳承人盧合語,還現場展示了這項古老技藝。

              煙臺蘋果、章丘大蔥、蒼山大蒜……這些山東特產早就鼎鼎有名。在展會上,72歲的趙志純在小攤上擺滿了各類瓜果蔬菜,攤前站滿人,卻能看不能吃。原來,這些“瓜果蔬菜”全是趙志純手工縫制出來的。趙志純從小熱愛女紅,練就了1:1復制瓜果食物的本事。她的瓜果布藝作品引來了無數游客參觀,很多人都想買一個作品留念,但趙志純說,這些作品都是“只展示,不賣”。因為她做布藝純粹是出于愛好,為了達到惟妙惟肖的效果,她會花20天觀察海帶,很多作品做出來之后就不舍得賣了。

              發絲繡掛畫、魯繡口金包、十二生肖帆布包、魯繡香囊……山東藝術學院魯繡研修班也帶來了各類精致的魯繡工藝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群眾駐足觀覽。據現場魯繡師傅介紹,魯繡的針法有七十多種,其中發絲繡難度較大。濟南發絲繡作品是用真人的發絲來繡,針法細膩,可以繡出山水、田園、動物等。這次在現場便展示出了非遺傳承人耗時三個月創作的發絲繡作品。

              濟南非遺保護協會齊魯巧娘文創專業委員會也來到了展會現場,展示剪紙、皮影、銀飾琺瑯彩、針織等手造作品。這些針織玩偶是工藝老師自己設計并完全用手工織就,小老虎、小兔子等玩偶要歷經接近20道工序、耗費一整天才能做成。作品活靈活現,吸引了不少小朋友駐足。

            責任編輯:魏俊怡
            •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 中國旅游協會
            • 承辦單位: 山東省文化產業發展協會 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
            • 官網承建: 山東省互聯網傳媒集團大眾網
            • 備案證號: 魯ICP備06006718號-1
            • 版權所有: 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
            亚洲人妻A片视频

              <th id="v9igy"></th>
                  <span id="v9igy"></span>
                1. <tbody id="v9igy"></tbody>
                  1. <tbody id="v9igy"></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