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8月6日拍攝的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無人機照片)。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北部、毛烏素沙地南緣,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主體為距今約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此區域發掘出數以萬計的玉器、骨器、陶器,遺址的城門遺跡、宮殿區也被逐一揭示。目前,陜西神木石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責任編輯:李云霞
這是8月6日拍攝的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無人機照片)。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地處黃土高原北部、毛烏素沙地南緣,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址主體為距今約4000年的石砌城址,城內面積逾400萬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大的史前城址。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此區域發掘出數以萬計的玉器、骨器、陶器,遺址的城門遺跡、宮殿區也被逐一揭示。目前,陜西神木石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欣欣向榮時節,媒體港內赴約。8月5日,距離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會開幕還有40天,一場助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營造展會良好氛圍,全面展示文化產業發展新成就的 “分會場授牌暨博覽會系[詳細]
近日,濟南一位大爺清洗泉池的視頻火了,在網絡平臺引來大量網友點贊。視頻中,一位身穿著迷彩服、滿頭白發的老人,拿著刷子、水桶,穿著雨鞋、短褲,蹲在迎仙泉泉池底部,仔細地用刷子清理泉池里的泥沙……[詳細]
傳統文化如何賦能現代文明?“智慧文旅”又是如何提升城市軟實力的?8月5日,中央、省級、市級等眾位媒體記者走進第三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暨首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系列集中采訪活動的第一站——濟南媒體港,一同[詳細]